运用多媒体使政治课“靓”起来

 二维码 51
发表时间:2017-09-13 09:58来源:hx

运用多媒体使政治课“靓”起来

欧阳琼


内容提要: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理解;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政治的独特的美感。这样可使政治课变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关键词:多媒体    中学政治教学  优化教学过程

   政治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它肩负着传承历史,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丰富知识的重任。传统的学科有很多传统的教法,但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地走进了中学政治课堂,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合理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不但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政治课变得越来越“靓”。

   如何运用多媒体为政治课增添色彩呢?下面简单谈几点本人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活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政治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通过感知教材,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表象。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事物的远近、虚实、动静、繁简、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有利于再现政治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感知成效,正确认识事物,激起丰富多彩的情感。

   1、化远为近,走近课本内容。

中学政治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是。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

   2、化难为易,突破课文重点。

   恰当地选用电教媒体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明,这样教材中的重点就能借助形声结合的电教手段迎刃而解,从而缩短教学时间,增强教学密度,实现从形象的感知过渡到理性的顿悟。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化文为图,巧解课文难点。

   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但有主次、难易之分。以往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却是“如坐雾里”,目的很难达到。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时我下载了一些图片,在演示图片的基础上再加以通俗的讲解,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迎图而解。

  自行车

   在政治课本中虽有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悟意。这样,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使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和领会词语,更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的构图可以是课文原有插图由静变动,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构造新的图片,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

  5、化少为多,获取更多信息。

   电教媒体不仅对文字教材内涵的超越和扩展,而且突破了时空界限,还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拓宽了智力背景,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知识的目的。

   二、妙用多媒体,发展学生智能。

   多媒体使政治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先进的视听手段的运用,不但有利于记忆的巩固,观察、思维、想象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1、视听结合,发展语言思维。

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是一个整体。借助电教手段,在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上下功夫,能收到显著成效。在教学中,视听结合,图声同步,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积极进行,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提供凭借,培养自主能力。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为了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及时迁移,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运用到实际。

    三、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多媒体教学具有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和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到知识的营养,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赢得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1、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精心设计电教教案,从内容安排和媒体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就会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进而诱发学习的主动性。

2、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触景生情。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教师教学时要恰当地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

3、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晓之以理。

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明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政治教材的特色,巧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的具体事情、具体情景得到教育启发,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明白事理,提高道德认识。既使学生入情入境,又突破重、难点,为激发学生的情感,晓之以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4、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的行为。

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在具体表现,而导行就是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指导,使其知道应该怎样做。由于中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喜欢模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其道德认识、情感与行为之间经常出现不一致情况。因此,教师在引导其行为时,要从学生初步的道德认识出发,巧用多媒体手段,指导道德行为,把学生引入创设的情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道德行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灵活运用多媒体,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呆板的政治课变得生动有趣。当然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虽然先进有效,但它必竟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多媒体手段,把它的效能发挥到最佳,是我们每个教师都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之友》

    中学政治教学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