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之心护牛犊,云开月明候佳音
——致2021届全体高三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鸢飞鱼跃、草长禽鸣,2021年的夏天翩然而至,2021年的高考也悄悄走近。
岁月,不因人的懈怠而止步;时光,不因人的叹息而驻足;蓦然回首,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高三学生最累,高三家长更是劳心,心随分数而跳动,提升了激动,下滑了担忧。来不及回味,来不及感慨,因为我们清楚:更艰苦的还在后面。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孩子的成长,陪同孩子经历了风雨彩虹,在距高考只剩30天的“非常之时期”,需要“非常之对待”,希冀取得“非常之成功”。在这最后的30天,相信你们和孩子一样,已经进入了高考临战前的状态。如何在考前这段时间,为自己的孩子营造良好的考前环境,让孩子以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迎接挑战,在考试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精心总结、整理了关于考前准备工作的一些建议,特致信一封,以供你们考前参考。
一、配合孩子做好考前的心理调整。面临高考,考生大多存在心理紧张现象。因此,家长应注意时时鼓励孩子树立信心,放下包袱,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给孩子正确定位,考前应适时降低心理预期目标。
1.减轻孩子的身心压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导要得法。高考前夕,孩子们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容易烦躁,因此家长应做到内紧外松,努力创造轻松的环境,使家庭成为孩子放松内心的港湾。
2.多沟通,少埋怨。多与孩子沟通,讲讲您的想法、经验,听听孩子的意见。我们的班主任、科任教师有着多年的高考工作经验,对学生的考前冲刺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希望家长主动与学校联系沟通,多与班主任、科任教师交流;积极配合年级、班主任和教师做好孩子思想工作,要让孩子感到您和老师都是他(她)高考路上最温暖的、最有力的助手。
3.高考冲刺阶段,考试会多一些,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考试的分数。有时候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父母也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责骂孩子,应心平气和地同孩子分析原因。
二、坚守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状态、心态,积极备考。不要总想高考的结果,应重视每一天的具体行动。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
1.引导他们坚守良好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注意审题、书写、表述的规范化要求。引导他们持之以恒,“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考生经过努力拼搏已经到达成功的边缘,但就是缺乏最后一点耐心,结果无功而返。
2.保持良好的心态、状态,这在高考前夕至关重要。每年高考前夕,个别学生自我认为现已定型,容易出现放松的心理,结果高考一塌糊涂;还有个别学生出现心理焦躁、无法安心学习或自我否定的心理,结果都会导致高考失利。因此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及时化解,及时“治疗”。
3.向时间要质量、向效率要质量。高考冲刺阶段,要摒弃一切与高考无关因素的影响,在合理休息同时更要做到分秒必争;同时还要注意提高效率,注意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在老师的指导下梳理知识体系,查漏补缺,接受教师的管理、指导,争取有限时间内的最大效益。
4.注意指导孩子科学用脑。考生在备考阶段用脑量大,切忌开夜车,导致严重睡眠不足。这样考生就会出现大脑神经及细胞的功能紊乱,导致失眠、易怒等神经衰弱现象,还会造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疲劳易困等脑力异常状态,对考生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作为家长,高考冲刺阶段要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和休息,安排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使每天的复习内容和休息都井井有条,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使学生充满“斗志”的投入到学习中。
三、注意引导孩子科学备考。快速提高阶段,复习方法的科学性是复习效果的关键,有的学生另起炉灶,一门心思的补习曾经落下的知识,与老师的主旋律越离越远;有的学生则陷入茫茫题海,不去梳理、归纳、落实,导致“错了又错”、复习效果不佳!
如何有效利用复习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成绩呢?
1.紧跟老师的节拍,只有跟着老师,才能更好的把握复习的方向和高考考点。
2.归纳是飞跃的基础,要想收获自己的成果,就一定要善于归纳,如果仅做完、听讲完就过,无法实现质的飞跃!做题过程中要归纳题的不同类别,题不是做的越多越好,而是善于归纳和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段知识一共有多少个题型,每个题型用怎样的方法,每个解答过程要注意什么,如果归纳出来了,在考试中才能正确完整地解答。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引导孩子提高复习效率,科学备考!
科学备考攻略:
最后,送给各位家长一句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家长们与孩子在高三携手共进,守得云开见月明!
此致
敬礼!
宜春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
2021年5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