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方法
3、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理解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概念
【学习过程】(大约:导:1min 思:12min 议:8min 展:10min 评:4min 检:4min)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反应热(ΔH)
1.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
A.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B.由C(s,金刚石)=C(s,石墨)△H=-Q kJ·mol-1(Q>0)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灼热的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
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无关
【知识归纳】 (学生“思”的过程中自己查阅书籍、笔记整理、填写,下同)
1.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
2.焓变ΔH表示反应热,从键能、本身所具有能量两个角度判断吸热、放热反应:
3、物质的稳定性与键能、本身具有能量的高低的关系:
二、热化学方程式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说法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 ΔH=-196.6 kJ·mol-1
B.H2(g)+{C}{C}O2(g)===H2O(l) ΔH=-285.8 kJ·mol-1
C.2H2(g)+O2(g)===2H2O(l)ΔH=-571.6 kJ
D.C(s)+O2(g) ===CO2(g) ΔH=393.5 kJ·mol-1
E. 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则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放出92.4 kJ热量
4.(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表示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汽,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汽,放出256KJ热量.又知:H2O(g)=H2O(l) ΔH=-44.0 kJ·mol-1
则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归纳】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三、盖斯定律
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来源:Zxxk.Com]
2Zn(s{C} {C}<!--[if !vml]-->{C}<!--[endif]-->)+O2(g)===2ZnO(s)ΔH=-702.2 kJ·mol-1.................(1)
Hg(l)+O2(g)===HgO(s)ΔH2=-90.7 kJ·mol-1....................(2)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ΔH3,其中ΔH3的值是()。
A.-441.8 kJ·mol-1 B.-254.6 kJ·mol-1
C.-438.9 kJ·mol-1 D.-260.4 kJ·mol-1
6.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 PCl3(g)或PCl5(g)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P和Cl 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3=______________,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ΔH4____ΔH3(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知识归纳】
盖斯定律的表述:
四、燃烧热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数值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O(g)+{C}{C}O2(g)===CO2(g)ΔH=-283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D.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
【知识归纳】
燃烧热的含义: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五、中和热
8.(1)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向3份同体积0.2 mol ·L-1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 )[来源:Z
A.ΔH1>ΔH2>ΔH3 B.ΔH2>ΔH3>ΔH1 C.ΔH2>ΔH1>ΔH3 D.ΔH1>ΔH3>ΔH2
(2)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若没有碎纸条,则测定的中和热的数值比理论值 (填“偏大”“偏小”)
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 。
【知识归纳】
中和热的定义:
2、 中和热的测定及注意事项:
【课堂延伸】 (此部分内容课外时间完成)
1、1.01×105Pa下,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O2(g) = 2H2O(l)ΔH=-572 kJ /mol
CH4(g ) +2O2 ( g ) = CO2 (g ) +2H2O (l ) Δ H= -890 kJ /mol
1mol 氢气和3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3、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18(l)+25/2O2(g)=8CO2(g) +9H2O(g) △H= - 48.40kJ·mol -1
B、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5518kJ·mol -1
C、C8H18(l)+25/2O2(g)=8CO2(g) + 9H2O(l) △H= + 5518kJ·mol -1
D、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48.40kJ·mol -1
4、常温常压下,1g 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 92.3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g) + Cl2(g) = 2HCl(g);△H=-92.3 kJ/mol
B.H2(g)+ Cl2(g) = HCl(g);△H=+92.3kJ/mol
C.H2 + Cl2=2HCl;△H=-184.6kJ/mol
D.2HCI(g)=H2(g)+Cl2(g);△H=+184.6kJ/mol
5、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 l mol水时放热57.3 kJ
B.含l molH2SO4的稀硫酸与足量稀NaOH溶液中和后,放热为57.3 kJ
C.1L 0.l mol/L CH3COOH与1L 0.l mol/L 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为5.73 kJ
D.1L 0.l mol/L HNO3与 1L 0.l mol/L 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