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有且买履者》(3则)导学案

 二维码 186
发表时间:2017-11-26 21:22作者:袁清来源:hx

《郑人有且买履者》(3)导学案

编写:袁清

学习目标:

1、了解韩非生平及其思想

2、识字音;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掌握重要的字词。

3、读懂文章中几则寓言的寓意,认识作者观点的进步性。

学习重点难点:

1、识字音;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掌握重要的字词。

2、读懂文章中几则寓言的寓意,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了解作者1分钟

韩非(约前280—前233)       哲学家,       派的代表人物。 后世称他为     韩非写了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他的主要观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结合P112补充韩非生平遭遇)

二、思:独立完成对课文大意、字词、特殊文言现象的梳理(10分钟)

标注说明:“——识字音     —辨通假     暴乱”——分古今

号”——释活用       郑人有且买履者”—— 明句式   ”——析词义

                        郑人有且买履者

1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     )禽兽虫蛇。有圣人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民悦之,使王(     )天下    )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    )(     ),腥臊恶   )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   )取火以化腥臊,而民    )之,使 (     )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    ),而鲧(   )、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             ),而汤、武征伐。(    )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    )今有 (       )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   )圣人不    )修古,不 (    )常可    ),论世之事,(   )为之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释其耒(   )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             )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2        )许学者而行宛曼(     )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如是,不能更也……卜子妻写(        )裤也,……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   )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者,未可必知也……故先王有郢(     )书,而后世多燕(   )说。夫不(    )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    )者也。

……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妻子     )毁      )令如故裤。

……

郢人有遗(    )燕相国书者,     )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    )贤而任之。”燕相    )王,王大     ),国    )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郑人有且置(    )(     )履者,先自   )其足而置之其     ),至之市而忘(   )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归取之。”及反,市(    ),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前两则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     )胡君以    )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   )之。宋有富人,天雨   ),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   )亦云。暮而果大    )其财。其家甚    )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   )矣, 厚者为戮, 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    )知则难也  

三、议:(小组起立讨论,达成共识.10分钟)

1、对本组成员在前一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快速进行讨论或补充。

2、节选的文章中讲述了哪几则寓言故事?它们分别有什么寓意?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守株待兔:                        

卜妻为裤:

郢书燕说:

郑人买履:

智子疑邻                                    

3、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对比儒道墨家的主张谈谈其进步性。

四、展:小组派代表上台激情展示讨论结果,表达要简洁、有序.5分钟)

五、评:老师讲评(10分钟)

六、课堂检测(4分钟)

《新课程新练习》P181  18

我的收获:

我的反思:


分享到: